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,99re在线视频日韩,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限,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

      <small id="cxrws"><menuitem id="cxrws"></menuitem></small>
      <td id="cxrws"></td>
    1.   1984年3月6日,國家副主席烏蘭夫來到西單小石虎胡同中央民族學院附中,說了這么一句話:共產(chǎn)主義在少數(shù)民族中的傳播,就是從這個學校開始的。

        這組建筑歷史悠久,明初時是常州會館,明末時是崇禎朝大學士周延儒宅邸,清初時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的府邸,清末時是毓祥的府邸,又叫祥公府。1912年,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提出設立民族中學;1918年招收??茖W生時,改稱國立蒙藏學校。

        1923年秋,第一個蒙古族中共黨員榮耀先,回到家鄉(xiāng)土默特旗,將16歲的烏蘭夫和一批蒙古族革命青年,帶進了蒙藏學校求學。李大釗敏銳地意識到,要引導這批蒙古族進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,成為蒙古人民解放斗爭的中堅力量。

        于是李大釗派鄧中夏、趙世炎、惲代英等人到蒙藏學校秘密活動。特別是鄧中夏,他向學生傳播共產(chǎn)主義思想,介紹黨的二大關于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綱領。這批蒙古族進步青年逐漸接受了革命真理,不斷成熟起來。烏蘭夫、奎壁、多松年、吉雅泰等同學,先后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。

        1924年,鄧中夏以這批青年團員為核心,建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,并陸續(xù)發(fā)展骨干分子成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黨員,創(chuàng)建了第一個由蒙古族黨員組成的黨支部。

        黨支部成立后,請在北大留學的外蒙古青年達瓦介紹蒙古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情況,在同學中開展“談將來”的活動。有的說:將來我要當一名工程師,在歸綏修個大發(fā)電廠,讓牧民都能點上電燈;有的說:革命勝利后,用拖拉機耕地,用機器剪羊毛;還有的說:將來每天8小時工作,下班后可以帶上老婆孩子逛公園,看電影。

        1925年,黨支部創(chuàng)辦了這本《蒙古農(nóng)民》。為辦好刊物,多松年專門到蒙古族聚居的察哈爾、綏遠地區(qū),做了十來天的社會調查。創(chuàng)刊號送到李大釗手中,他夸獎道:你們搞得不錯。文章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很有戰(zhàn)斗力,就照這樣辦下去!

        蒙藏學校,蒙古族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,是內蒙古人民革命的搖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