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,99re在线视频日韩,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限,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

      <small id="cxrws"><menuitem id="cxrws"></menuitem></small>
      <td id="cxrws"></td>
    1. 1 1 1

      青?;ブh農民李洪占63年義務植樹8萬余株:一定讓鄉(xiāng)親們看到綠

      共產黨員網(wǎng) 打印 糾錯
      微信掃一掃 ×
      收聽本文 00:00/00:00

        從青年到暮年,他的腳步踏遍家鄉(xiāng)的禿嶺溝壑。一生植樹守綠,荒山終于變綠海。他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蔡家堡鄉(xiāng)后灣村農民李洪占(見圖,資料照片)。從23歲入黨時栽下第一棵樹至今,63年間,他義務植樹8萬余株133公頃。今年,86歲的他,獲得“全國誠實守信模范”稱號。

        在蔡家堡鄉(xiāng)后灣村,從山頂向下望,盤山公路旁樹木林立,層林盡染。可在李洪占兒時記憶里,整座大山幾乎看不到綠色。有一年端午節(jié),按當?shù)仫L俗要在大門上插柳枝,可后灣村只有兩棵樹,李洪占不得不跑到很遠的村子去摘柳條。樹,太稀罕了!

        23歲入黨,李洪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種樹。他在親戚家砍了幾根樹枝,小心翼翼栽到院子里,樹竟然活了!從此,他一到春天就早上6點起床,扛著樹苗拿起鐵鍬出門種樹,天黑才回家。

        有村民開始嘀咕,憑你一個人,能種多少樹?李洪占說:“我這一輩子就要種樹,一定讓鄉(xiāng)親們看到綠。”

        蔡家堡鄉(xiāng)土質貧瘠,常年干旱,澆水困難。李洪占想盡辦法,掘土窩存水,挖水渠引水,用架子車拉水……成活的樹苗越來越多。村民們被李洪占感動了,有人說:“李洪占用汗水養(yǎng)活了山里的樹木”。

        春去秋來,李洪占先后在馬蓮灘等10余條溝岔栽滿楊樹和松樹,周邊十幾面山坡栽種檸條。一到夏天綠樹成蔭,村民們覺得呼吸都舒服多了。

        “洪占洪占,占大坡,哪里有地都占著種樹”,久而久之,“占大坡”成了李洪占的綽號。李洪占笑笑說:“我種樹是為國家。”

        李洪占的孫子李積彪小時候看到山上有兩棵杏樹,還結了果,想移到自家院里。李洪占發(fā)現(xiàn),嚴厲批評道:“樹是給國家種的,不是給咱們自己種的!”可李積彪心里知道,這兩棵杏樹是爺爺在城里撿回的杏核,費盡心力才長成的。

        村民李積錄曾跟著李洪占種樹,他們帶著生產隊7個年輕人到下浪溝種樹,要翻過好幾個山梁。“肩扛樹苗上山,我們扛20斤,他扛40斤。一個來回十公里,一干就是一天。餓了吃口干饃,渴了在溪水邊上喝兩口水!”李積錄說。

        這幾年,上了年紀的李洪占實在扛不動樹苗了,就開始種檸條。秋后,李洪占上山采檸條種子,再拿到家里晾曬。七八麻袋種子經(jīng)過兩個月晾曬、去殼,只剩兩麻袋。家里人多次勸他不要再勞動了,但他閑不住。

        1982年,李洪占代表后灣村去縣里參加植樹造林表彰大會,領獎時聽人說:“黃河上游植被受到破壞,下游就會受災,作為共產黨人,有責任保護好植被”。李洪占沒讀過書,不識字,但他把這話牢記在心。

        63年來,李洪占參加過生產隊組織的植樹造林,后來響應“要致富多種樹”號召,再后來他又在全鄉(xiāng)第一個響應退耕還林。1999年,互助縣林業(yè)站組織村民上課,李洪占現(xiàn)身說法,指導大家怎么保濕種樹。

        去年年底,后灣村整體搬遷至塘川鎮(zhèn),家人以為李洪占總算要歇下來了,沒想到他又開始規(guī)劃種樹新路線。“以前是從山上往山下種,今后就從山下往山上種。”

        手上布滿老繭,指甲縫里塞滿泥土。從白土荒山到千畝綠地,李洪占用了一生的時間。他說:“種一天算一天,只要還能拿得動锨,就繼續(xù)種。”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9年12月19日 05:53 來源:人民日報 編輯:靳建朋 打印